流浪的终点是回归生活 是找寻和实现自我价值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她叫四喜, 一个生在西北的姑娘, 她一生的梦想就是在路上, 四处流浪漂泊已经六年有余。
墨镜,皮衣,手套,纹身,大哈雷,头盔…… 是她一贯的行头装扮, 还有那张——"不怕死"的酷脸。
曾经的她我行我素。 她说自己最大的愿望,就是老了以后死在路上。 "我从小生长在西宁部队大院里,原本这里没有什么太让我留恋的,我曾一整年一整年的在外,我很享受那种流浪。" 你想的到的,想不到的事情,她都已经去尝试过了。 征服一个又一个"不可能",就是她为自己定下的人生目标。
她就这样在地球上流浪撒野,放荡不羁的生活。 她曾流浪在世界第三极。 普诺岗日冰川,与南北极并称为世界三大冰川,这里最低气温达到零下60度。
这里无法骑大哈雷,一路徒步,缺氧、无力、头晕... 她竟开玩笑说: “在这里被冻死,被冰封,长生不老,也是挺不错的”。
她曾流浪在西藏阿里冈仁波齐山。 这里被称为“神灵之山”,海拔6721米。 来这里的人都在寻找信仰的力量。
她在那里不停地转山。 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。 步行甚至一路磕头,围着圣山,转一圈,一圈54公里。
“关于转山,我是念着六字真言一步一步走出来的,关于信仰我一直认为心里觉得对的我就会去做...”
她说, 人流浪久了, 总会信点儿什么。
她在达摩寺里, 亲眼见证人去世后被天葬。 满天的秃鹰,空气里夹杂着一股人肉的血腥味。
还有那里的骷髅墙, 让她不忍直视的同时, 又感到对生命的无限敬畏, 她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。
她就这样,一个人一直流浪在路上…… "爱上一匹野马,可我的家里没有草原", 所以要去远方,要去流浪, 也许就是献给这样女子的歌吧!
直到那一天, 她原以为会穷极一生的流浪生活, 发生了转折。
四喜的一个好友创立了—— “天堂时光旅行”书店, 并且通过书店为贫困地区孩子做公益捐助。
四喜听说在被捐助的贫困地区, 那里一年级不到20个孩子, 五年级只有2个学生, 六年级竟然只有1个学生。
那里的孩子稍微大一点,父母就不让上学了。一家人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,必须趁好天气帮家里多干点活,不然全家就可能有上顿没下顿。 大冬天吃着硬梆梆的干馍馍配着凉水, 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。
每个孩子都穿着这样破洞的鞋过冬, 而西北大半年都是极冷的冬天。
这里的孩子能够学习的时间很少,能走出去的的孩子就更寥寥无几了,一辈又一辈就这样重复的熬着。 这些孩子,想穿好点,吃好点,都需要外界的捐助, 他们的身体,他们的思想,都在"流浪",年幼的孩子成为贫穷的复制品,让人痛心…… 这一切让四喜的心里感觉酸酸的,她想,或许自己该结束这种流浪不羁的生活,或许,自己应该为这些孩子们做点什么?
“我流浪, 因为那是一种自由 而我不能看着他们”流浪“, 因为那是迫于贫穷 所以我必须要做点什么...” 她决心放弃"在路上"的流浪生活, 倾尽所有加入了这家书店。
她用书和鲜花装扮着这家书店, 书店所有的运营都靠四喜和她的梦想小团队支撑。
“因为开了书店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欠账的穷人,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,也相信会越来越好。”
现在四喜的生活来源基本靠自己手工设计佛珠, 这些微薄的收入也大多用来帮助贫困地区孩子们。
她经常组织身边的朋友和志愿者一起做捐助活动, 这是她们准备捐助的冬衣、鞋子和书籍。
自己出车,出油费,前往海拔3500米的藏族村落学校。 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,各种颠簸和危险。
“这些新鞋子可以陪孩子们度过很长很长的冬天。”
就这样年复一年, 四喜和她的朋友们, 为这件不平凡的平凡小事奔波忙碌着。 这就是好姑娘四喜的故事。 这个“好姑娘”身上所散发出的坚韧,乐观和博爱, 是曾经的流浪生活所给予她的精神财富。
“真2B,伪文艺 最喜欢的数字-不3不4 最喜欢的人-自己 最想要的人生-随兴而起 随遇而安 最喜欢的话-爱咋地咋地 心安便好” 她在微博主页里如此地介绍自己。 她就是四喜, 她骑哈雷,有纹身,四处流浪, 却真的是个好姑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