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读书少,你不要骗我…… 事情是这样的: 今天我在票圈里看到一张图,然后瞬间三观凌乱了。 他们告诉我,米勒,对就是那个《越狱》里的男主角,“那个穿着囚服都能在全世界俘获一堆迷妹的米帅。
他,他居然是个黑人!
我擦亮了钛合金双眼,又翻出了米勒的照片。 怎么看都是肤白貌美大长腿啊! 但是,接下来我在微博上看到了同样的图片,都在说明一件事:
你以为的白人明星其实是黑人!
我承认我很无聊,但是本着刨根问底的负责任态度,我决定仔细研究一下米勒的“前世今生”。 然而,当我打开米勒的百科词条时,脆弱的三观再度被彻底洗刷。 他的父亲是黑人,有牙买加、英国、德国和切罗基族血统;母亲是白人,有俄罗斯、法国、叙利亚、黎巴嫩、荷兰血统,也就是说,米帅有8国血统,但是,你凭什么说他是个“黑人”? 在“破译”米勒的种族密码过程中,我发现了一条关键性线索,叫“One-drop rule”(一滴血原则)。 我们都知道,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。在建国初期,当苍茫的美洲大地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时,美洲大陆的土著基本只有印第安人。后来,非洲大陆、欧洲大陆等相继有移民千里迢迢来到了美洲大陆开垦,经过一代代的繁衍,才有了今天的“大熔炉”。
而从美国建立至今,美洲原住民、非裔移民和欧裔移民都一直被分类到不同的人种当中。怎么分类呢?基本就是靠外貌、肤色。按照我们最通俗的理解,一般一眼就能看出来,皮肤黑的就是黑人,皮肤白的就是白人啊! 但是不怪我们太天真,只怪人家套路太深。
那么这个所谓的“一滴血原则”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呢?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,在南北战争结束后的重建时期,三个人种的判断标准之间出现了很大的不同。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开始将任何有“一滴”黑人血统的人视为黑人,也就是所谓的“one-drop rule”。到二十世纪初期,这种“看不见的”黑人的概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采用,并且写进了一些州的法律。 等等,只要血管里有一滴血是黑人,就被定义为黑人,那么不光米勒是黑人,真要往族谱上查,没准你也是黑人,我也是黑人,我们全家都是黑人!
为什么会有这种“奇葩”的分类标准呢? 这种规则的目的是集中并保护白人对权利、财富、土地的完全控制。由于大多数黑人长期以来从事农业劳动,“一滴血”规则因而保证了白人对农业劳动力的控制,保证黑人劳动力的供应源源不绝;而由于原住民长期控制边疆地区的大片土地,因此白人通过“血缘比例”的概念渐渐将原住民边缘化,冲淡本来“纯正”的原住民部落,并且占据其土地。 以此类推,你会发现,被划分为“黑人”的美国明星远不止米勒一个。 比如,流行音乐天后,玛丽亚·凯莉(她的母亲为白人,而父亲则有非洲及委内瑞拉血统)。
比如,美国前国务卿,鲍威尔。
还有,因为肤色问题,甚至有人认为他“漂白”过的迈克尔·杰克逊(依杰克逊的说法,是白癜风的后果)。
不过,从1960年代起,这个奇葩的“一滴血”规则已经渐渐退出美国社会;到1967年美国最高法院判决该规则违反宪法,从此“一滴血”规则不再在美国法律中出现。不过在美国的民间社会中,仍有不少人沿用这一规则来进行种族分类,米勒虽然肤色很浅,但也“中过枪”,据说他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,在课堂上讲述了他的家谱。他当时的女友大吃一惊,对他说:“滚回你的农场去吧,黑鬼!”